Microsoft 鼠标(microsoft 鼠标)

从7月10号微软Surface Go发布,到最近陆续有粉丝和业内人士拿到真机,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Surface Go 键鼠套装

至于说Surface Go的触摸体验为什么比不上iPad,则和Windows系统脱不开关系——目前我们在使用的应用中,的确是鲜少见到优秀适配Windows触摸屏的佳作。

2018年3月份,苹果推出廉价iPad 2018版,并表示,新iPad 主要针对学生推出,提供给更多教育用户。4个月后,微软也推出了新品Surface Go,这款微软surface历史上最轻薄也最廉价的产品,同样打着降价的旗号,同样主打教育市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微软Surface和苹果iPad却有着全然不同的定位。在众多用户眼里,iPad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微软Surface则主要用于移动办公。

但需要提醒的是,Surface Go自带Windows 10S 系统,只能下载安装微软应用商店里面少得可怜的几款实用类应用,对于国内用户来说非常不友好。

即便拿我们最常用的微信做对比,Surface也是输了不止一截。

屏幕可触控但难操作,黑框明显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Surface Go的配置。受制于成本/功耗/体积/散热等多重因素,Surface Go 选择了双核四线程的Intel Pentium Gold 4415Y处理器。

切换Windows 10系统,常规办公很轻松

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iPad的娱乐定位很难让人对它抱有过高的“实用”期待,但surface的轻薄移动办公概念就不一样了。移动办公替代者身份是一个十分“美好”的设想,出差连Mac都嫌沉,Surface当然是不二之选。

边框四角被打磨地更加圆润,棱角不再分明上手更为舒适。

数次面临扩展需求和文件传输需求时,都因为没有线/懒/嫌烦而作罢。这也使得Surface Go 距离真正的生产力工具又倒退了一小步。

单就这一周的体验来说,8GB+128GB版本带键盘盖已经足够应对日常各种文字/邮件/社交/轻休闲使用,甚至让人开始有点嫌弃笔记本。

日亚这个价钱蛮超值的,而且我发现之前色魔张大妈也有推介过,那个时候下单八折,现在没了,将就咯,于是就迎来了今天的简单开箱。

至于说Surface Go的触摸体验为什么比不上iPad,则和Windows系统脱不开关系——目前我们在使用的应用中,的确是鲜少见到优秀适配Windows触摸屏的佳作。

日亚是一直都有在淘,不过都是买护肤品居多,这里要隆重的推介一下连续八年销量第一平价的KOSE面膜,无论是独立包装还是30片的湿纸巾包装都真的超好用。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某东,一枚滑鼠要做到高颜值很不容易,楼主又不打游戏,又不画图,电脑就是看论文和写论文用的,Arc Touch 初代产品就有留意,所以看见这个Bluetooth的版本相当心水,可是某东竟然要499一刚。。。实在是让我震惊了。

甚至在触摸体验比不上iPad的情况下,Surface Go的视频观看体验要大打折扣。

日亚是一直都有在淘,不过都是买护肤品居多,这里要隆重的推介一下连续八年销量第一平价的KOSE面膜,无论是独立包装还是30片的湿纸巾包装都真的超好用。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某东,一枚滑鼠要做到高颜值很不容易,楼主又不打游戏,又不画图,电脑就是看论文和写论文用的,Arc Touch 初代产品就有留意,所以看见这个Bluetooth的版本相当心水,可是某东竟然要499一刚。。。实在是让我震惊了。

Surface Go尺寸缩小到了10英寸,重量也减轻到了520g,和9.7英寸的2018版iPad(470g)非常接近,厚度为8.3毫米,比iPad略厚。

Surface Go搭载一块10英寸触摸屏,屏幕比为3:2,分辨率1800*1200,350尼特亮度,97% SRGB色域,76% Adobe RGB 色域。若出于成本考虑,算是比较合格的选择。

Surface的产品接口改来改去换了好几遍,这一次,Surface Go 在机身右侧配置了一个3.5mm耳机接口、Type C接口、Surface Connect 接口、Micro SD卡接口。

尽管微软一再表示它比Surface 3的四核Atom要快上30%左右,也是在规格、尺寸和散热之间的完美折衷选择,但毕竟是给移动设备使用的低功耗处理器,我们试图用它运行狂野飙车8,也遭遇卡顿延迟等各种问题,难以带动。

因此,笔者的建议是:对于不那么在意绝对性价比但又有移动办公需求的人来说,购买一个更小尺寸的Surface Go,能够更方便轻松地切换移动办公模式,是介于iPad和第二台笔记本之间最好的选择。

屏幕可触控但难操作,黑框明显

更值得点赞的是,新键盘虽然同样尺寸缩小略显局促,尤其是对于双手“体积”较大的朋友,实在是不太友好,但好在Surface Go 这次在触控板上进行了优化——面积增大了20%。

虽然Surface Connect 在Surface产品历史上广受好评,但砍掉了USB接口却令人费解。

除此之外,在支架设计上,Surface Go 改三节折叠支架为无极调节,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和视角进行开合角度调节,最大可开至165度。

外型小巧便携,做工挑不出毛病

但好在它支持切换Windows 10 家庭版,之后的一切就轻松方便多了,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文字工作者来说,已经足够应对日常户外和差旅路上的使用,依托系统习惯优势,比iPad强行办公要方便实用太多。

边框四角被打磨地更加圆润,棱角不再分明上手更为舒适。

到手价大概多少也算不清,因为还买了别的东西,大概260块左右吧。

Surface Go尺寸缩小到了10英寸,重量也减轻到了520g,和9.7英寸的2018版iPad(470g)非常接近,厚度为8.3毫米,比iPad略厚。

Surface Go搭载一块10英寸触摸屏,屏幕比为3:2,分辨率1800*1200,350尼特亮度,97% SRGB色域,76% Adobe RGB 色域。若出于成本考虑,算是比较合格的选择。

Surface的产品接口改来改去换了好几遍,这一次,Surface Go 在机身右侧配置了一个3.5mm耳机接口、Type C接口、Surface Connect 接口、Micro SD卡接口。

尽管微软一再表示它比Surface 3的四核Atom要快上30%左右,也是在规格、尺寸和散热之间的完美折衷选择,但毕竟是给移动设备使用的低功耗处理器,我们试图用它运行狂野飙车8,也遭遇卡顿延迟等各种问题,难以带动。

因此,笔者的建议是:对于不那么在意绝对性价比但又有移动办公需求的人来说,购买一个更小尺寸的Surface Go,能够更方便轻松地切换移动办公模式,是介于iPad和第二台笔记本之间最好的选择。

题外话:Surface Go和2018 iPad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