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生产集中在哪些地方和帽子生产

翟镇针织是偃师传统产业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经历了40多年的蓬勃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使得中国针织之乡翟镇脱颖而出。目前,全镇共有针织企业(户)700余家,大型数控电脑针织机1500余台,各类针织机械1万余台,从业人员2万余人,主要产品有毛线帽、夏凉帽、棒球帽、布帽、方巾、毛毯、夏凉被等,年均产值达30亿元,占全国针织业产值的35%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业、中东、南非、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翟镇针织源自甄庄。谈到翟镇针织的不俗成绩,甄庄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刘铁林自豪的说:翟镇针织的兴起和壮大,甄庄村起了“先锋官”的作用,功不可没。

那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夹河滩。元旦刚过,甄庄大队(村)的一名采购员给支书刘铁林带回一个信息:在去往山东的火车上认识了天津针织厂的贾技术员,贾技术员在山东指导开办了一个针织厂,产品销路很好。由于谈得很投机,贾技术员愿意到甄庄村帮助建厂,咱干不干?

刘铁林当机立断,干!你抓紧时间和贾技术员联系,搞好市场调研,如果可行,邀请他到甄庄村开办针织厂。与此同时,村里派出刘永照几人到山东青岛、烟台等地实地考察针织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1980年春节过后,天津的贾师傅就来到甄庄,还带来了当时叫“脖圈”的针织样品,那个东西,毛茸茸的,各种颜色都有,戴上后往下一拉能围住脖子,往上面一翻就是帽子。很讨人喜爱。贾师傅告诉刘铁林,这个脖圈不光好看,还很实用,而且价格还不高,一般百姓都买得起,现在是市场抢手货,有多少卖多少。技术简单好学,一个厂一年下来百十万的利润没问题。他一个人就可以全程负责设备安装和技术培训。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甄庄党支部当即组建了针织厂专班,有负责建厂的,有负责培训的,有负责原料采购的,甄庄村民的热情非常高涨,并以优厚的待遇聘请贾师傅做技术员。

当时,如果去南方采购针织设备,不仅路途比较远而且价格也高,得知岳滩供销社的仓库有闲置针织设备的时,刘铁林和贾师傅当即冒着凌冽的寒风,骑着自行车赶过去,用较低的价格买了回来;“脖圈”样品生产出来后,村里的几个妇女自告奋勇,利用翟镇剧院放映电影的机会,戴着“脖圈”“招摇过市”,引起了众人围观,使得“脖圈”首先在翟镇“出圈”。

然后,甄庄村党支部趁热打铁,又从南方购买4台针织机,并抽调精兵强将加强针织厂的力量。办事公道、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能力强的刘永照被任命为厂长,又从各生产队挑选出一批心灵手巧的女工,在贾师傅的认真指导下,边培训、边上岗、边生产,偃师首家针织厂就这样诞生了。

甄庄针织厂的“脖圈”、抓抓帽、兔子帽等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不管是供销社还是商业小贩,只要销售甄庄针织厂的产品,在集市地摊、百货商店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甄庄针织厂生产车间24小时加班生产,工人吃住在厂里,第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60万元。针织产品的旺销和丰厚的收入,让甄庄村看到了针织产品在市场的巨大潜力,他们抓住商机,第二年又购买了14台针织机,用于扩大生产。

1983年,党的十二大强调必须将包产到户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渐加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甄庄村的村民也在多方寻求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许多村民看到开办针织厂的致富良好前景后,纷纷表达了开办家庭针织厂的愿望,并采取了一些行动。

村党支部认为国家正在实行改革开放,土地联产承包的目的是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针织这个人多人少、地方大地方小都能干,也最适合家庭作坊,现在厂里一年能赚几十万或上百万,但如果家家户户都能动手干,那样的话全村村民的收入将更加可观,对更多村民的脱贫致富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所以,必须解放思想。

就这样,经过村里组织的培训,甄庄村针织企业就像滚雪球似的发展起来,家庭作坊、合伙企业与村针织厂共同竞争发展,鼎盛时期整个甄庄村的针织企业(户)达300多家,形成了家家做针织、人人跑市场签合同、家家有存款,村里的万元户层出不穷的可喜局面。

耳闻目睹甄庄发展针织企业所带来的变化后,翟镇人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甄庄针织便从甄庄村扩展到整个翟镇乡,大家群起而效之,从而使针织业在翟镇如星火燎原,遍地开花,翟镇针织之乡由此得名。

近年来,翟镇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基地十公司十农户”的新模式,不断完善针织纺织产业链,呈现了新时代发展的”三个转变”态势:一是由国内销售为主向”互联网+”和外贸出口转变。利用天猫、阿里巴巴等网购交易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翟镇针织业快速步入”互联网+”时代。二是不断探索翟镇纺织业与偃师制鞋业相互配套、相互融入的结合点,鼓励纺织企业引进制鞋业上下游产品生产线,实现由传统针织产品向高端鞋面布的转变。三是以国家”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为契机,引导更多的纺织企业(户)加入纺织协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由”单打独斗”向加入协会、抱团发展转变。

尤其是翟镇星月针织(集团)公司成立后,翟镇针织与甄庄针织业开始走向联合发展之路。地方政府为了方便针织户的生产和销售。在207国道沿线建起了针织专业市场,为针织业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进一步夯实了翟镇“针织之乡”的根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2023.06.05

 

红网时刻新闻6月23日讯(通讯员 麻海峰)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通知,将花垣县从全国30个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地区名单中调出,标志着花垣县矿业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突出成效。

花垣县地处湘、渝、黔三省市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和“锰三角”核心区。花垣县矿产资源丰富,是知名的“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锰、锌、页岩气等矿产20余种,其中锰矿、铅锌矿储量居全国前列。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锰三角”矿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为花垣推进矿业绿色转型安全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花垣县坚决扛牢“锰三角”污染治理政治责任,全力推进矿业综合整治,成为全省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县,纳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创建示范区。

坚持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2021年9月,花垣县被列为国家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对历史遗留废弃矿硐进行全面摸排、封堵治理,于2022年底前对全县1195处矿硐全部实施永久性封堵,关闭注销13个砂石土矿权。针对矿山企业小散乱污、安全隐患突出等乱象,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关闭162家铅锌浮选企业,拆除浮选设备455台(套),拆除二次浮选178处,清理废弃工棚1598亩。积极推进尾矿库闭库治理,全县98座尾矿库仅保留4座,其余全部关闭退出,尾矿库安全风险总体可控,无危库、险库。

坚持将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花垣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全力推进矿业污染治理,国家调研组、华南督察局、生态环境厅交办的30个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振兴、文华等污染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全县矿山覆土复绿13000余亩,电解锰冶炼企业实现清洁化生产,锰矿山污水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涉矿村饮用水水质均达到GB5749标准。2021年,国省控断面水质居全省各县市区第4位(其中改善指数居第1位)。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改善幅度排名全省各县市区第1位,获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2023年4月,花垣县矿业生态修复案例入选湖南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第三方大样本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花垣矿业环境治理总体满意率达到97.6%。

坚持将矿业整合作为破题之举。到2022年底,全县4家锰矿山企业整合为一家(湘西福阳锰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电解锰冶炼企业完成协议退出,仅保留一家(湖南东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产能控制在15万吨金属量以内,取得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企业证书,正在开展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创建。铅锌“6矿、7厂、6库”已协议全部退出。保留的湖南志弘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脑坡新铅锌矿区已取得采矿权证,是亚洲最大单体铅锌矿山,正在办理相关证照,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0.5亿元,上交税费2.5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以上。

坚持将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出路。今年3月3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花垣县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绿色转型,走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花垣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系统施策,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大力推进兆科动力、奥邦新能源、电池级四氧化三锰、高级硫酸锰等锰锌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利用废旧矿坪、尾矿库等,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蚕桑产业,同时结合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进行复垦,实现收益1.69亿元。在矿渣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上做文章,花垣县现有锰、铅锌渣1亿余方,这些矿渣利用不好就是废弃渣、是重大风险隐患,利用好了就是宝贵的资源、就能“化险为夷”。目前,花垣县与中南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合作,破解锰渣再利用技术难题,华垣环能铅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所产石料通过货运专列运销长沙等地。

坚持将依法治理作为根本保障。花垣县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发挥法治优势、依靠法治力量、利用法纪手段依法依规推进矿业整治。办理了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受到最高检的充分肯定。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矿业整治整合,依法依规推进矿企退出、转岗职工安置等工作。严厉打击涉矿涉砂领域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挖掘了一批问题线索,处理了一批问题干部,形成了有效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