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米集成灶谁代工和小米集成灶和凯度T2E哪个好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米集成灶谁代工,以及小米集成灶和凯度T2E哪个好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产品质量问题持续不断,或成今年集成灶市场的“黑天鹅”

都说“人红是非多”。在家电产业,却是品红问题多。今年以来,围绕明星厨电品类集成灶,已经陆续出现了从火星人等一线品牌到亿田、奥田、德意等二三线品牌的产品面板爆炸、产品抽查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家电圈担心,这可能会成为今年集成灶消费市场的最大“黑天鹅”事件,引发用户对集成灶的信任危险。

周简||撰稿

集成灶火了!结果跟其它家电品类一样,都是热闹伴随着泡沫、发展充斥着争议、增长面临着压力。

这几年,集成灶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不只是吸引参与市场抢夺的企业数量成倍增长,就连来自用户层面的服务投诉,市场层面的产品质量国抽不合格等负面事件,也开始增多。

不过,最让家电圈担心的,就是围绕集成灶产品的用户使用、售后服务,以及产品质量抽查等层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不只是存在于大量的二三线企业身上,还存在于部分一线领军企业身上。一旦问题不断出现,由量变向质变突破,集成灶质量不好、体验不好的消费认知,就会成为产业向上的“拦路虎”。

集成灶产品,企业的问题不少

今年以来,集成灶市场不只是面临着2022年一线市场出货量“由涨变跌”的发展和经营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一线用户“产品爆炸、服务不好”等糟糕体验冲击。

春节过后,亿田、火星人等集成灶上市公司,就出现来自用户向媒体的公开求助事件。原因正是,用户家中使用的集成灶,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发生“玻璃面板爆炸事件”。有的是用户正好不在厨房,避免灾害;有的则是用户正在旁边,导致被炸伤。

最终,在媒体介入之后,虽然集成灶企业对用户的问题给出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家电圈注意到,在用户遭遇问题向集成灶企业求助时,并没有在企业层面拥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方案,更多还是由集成灶当地商家出面解决,更多的方法还是“用户难搞,商家就得出血”、“用户好说话、商家就随便应付下”。

就在集成灶的玻璃面板自爆问题,在市场上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消失之际。来自上海、长沙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2022年度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再次将奥田、德意、顾家、田空火星人等一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集成灶品牌,推向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一般来说,产品质量不合格,多是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身上,但是如今在一些集成灶专业品牌和大企业身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实在让家电产业感到意外,也让进军集成灶的家电企业们看到了机会。

其中,作为首批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奥田,两款集成灶在长沙和上海两地的市场抽查中均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更是将这家集成灶品牌推向了争议的焦点。事实上,集成灶产品质量问题,绝对不只是市场抽查过程中暴露的上述几家企业个案,而是存在于行业的普遍性问题。原因正是:大量集成灶产品多为贴牌代工,追求的只是一时规模化抢市场,无视产品质量和用户服务;同时,大量企业蜂拥而上抢夺集成灶市场,普遍采取低价手段,导致一系列偷工减料情况非常普遍。

市场走向成熟,大企业缺乏担当与责任

如今,提起集成灶,业内普遍认知是资本市场“四小龙”浙江美大、火星人、亿田、帅丰四家。虽然,老板、方太、华帝、帅康,以及海尔、美的、海信、小米、云米等厨电、家电,以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加码集成灶,带动了集成灶市场销售规模,以及用户关注热度的提升。但,集成灶市场的大企业缺乏担当和责任,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集成灶市场的主要企业们,特别是那些专业化的集成灶企业,并没有承担起为产业发展转型探路、为用户服务创造价值的意识、能力和手段。更多只是看到了集成灶市场的商业机会、用户需求,谋求一时的商业利益抢夺。

虽然,集成化已成为厨电产业的发展大势,集成灶率先抢到了这一轮厨电产业升级发展的风口。但是,梳理最近10年以来,集成灶产品、技术、功能和外观款式可以发现,产品升级速度慢、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建立起专业化的门槛,多是在吃消费红利、品类红利。随着市场和用户规模的放大,集成灶产品的质量门槛和用户体验好感,却在一路下行中。

在这种局面下,一旦集成灶的产品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大量低于品质底线的产品在市场上卖的越来越多,对用户的好感度和口碑冲击就越大;同时,集成灶企业面对用户服务的体系、内容及标准、手段没有形成统一,更多直接交给当地市场的代理商、经销商负责,在用户对于服务体验和诉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正因如此,对于集成灶产业来说,如果没有头部企业的主动突破、担责,推动行业门槛的提升,服务体系和标准的建立,以及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捕捉,还是满足于一时的市场蛋糕抢夺,最终就会掉进发展的泥潭和陷阱之中。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不代工不收购,坚持自主研发,小米想走比亚迪的路,靠谱不靠谱?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汽车圈里的人们有一个明显额感觉,那就是跨界造车的场外资本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市场越来越成熟,后来者的成本越来越高,各路资本开始进入冷静期。到目前为止,有能力、有意愿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尚未拿出整车产品的产业巨头,只剩下苹果、华为和小米。其中,小米早在2021年3月份就已经宣布造车,那么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小米的造车业务进展如何呢?

2021年3月份宣布造车时,雷军曾经把造车称为“最后一次创业”,声称2024年实现量产。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小米的汽车业务不时有各种消息放出,然而与人们期望中的汽车都没直接关系。9月1日,新浪科技报道,小米造车大概率不会代工和收购,将选择自建工厂,这仍然与车无关。

自建工厂,有多大可能性

根据小米最初的规划,小米工厂一期将在2022年4月份开工,2023年6月竣工。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要实现这个并不难。小米在北京南六环外的汽车工厂已经正式开工,各项进度都在正常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建工厂容易,造车难。小米现在最欠缺的,是造车资质。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要想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具备两个资质,首先是要在发改委取得许可,两年内建厂,三年内销售新车;其次要满足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即业内俗称的“双资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不少造车新势力都不满足这样的条件,小鹏、蔚来选择的是代工,理想则直接通过收购力帆汽车获得了生产资质。

按照雷军最初的说法,小米汽车要在2024年实现量产,距离现在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如果近日的新闻为真,那就意味着小米要在两年内完成工厂建设、车型设计、车型测试,还要取得双资质。即使要从头研发一款智能手机,这个时间也明显太过仓促,更不是说是复杂程度高了几个数量级的新能源汽车。因此可以这么说,除非小米变更最初的规划,将量产时间推迟至2025年甚至以后,否则代工、收购都是不可避免。要知道,自建工厂是一种重资产模式,小米从来就玩不转这个。

2024年量产,能否实现?

到目前为止,小米并没有对造车规划做出变更,它仍然致力于在2024年实现量产。那么在宣布造车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米都有哪些进展呢?它的新车真的有可能在2024年实现量产吗?

我们来盘点一下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小米汽车业务的进展。首先是公布了北京工厂项目并如期开工;其次,公布小米首款汽车可能是轿车或者SUV,价位可能在10-30万元之间;第三,敲定了宁德时代或者比亚迪作为电池供应商;第四,宣布小米将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声称要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第五,刚刚完成工程车制造,10月中旬完成工程车软件集成,然后开启各项测试。

看上去,小米真的很忙。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动作中,除了北京工厂的确在开工之外,其它的都存在不确定性。产品信息、车型定位不明,电池供应商能选择的也就那两家,正常的汽车厂商不会把工程车测试当成一种“进度”,而且业内也从来没有“自动驾驶第一阵营”的说法。最关键的是,小米汽车到现在连一个与新车有关的PPT都还没有做出来。

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期货模式、PPT模式都是大名鼎鼎。但现在距离预计的量产时间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小米却连PPT都没有,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雷军严重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小米的造车业务进度未达预期。

当然,汽车市场千变万化,小米的整体实力也算是比较强大的,两年时间解决造车资质、产品定位、产品测试、自动驾驶等各方面的问题并非不可能,但这个路注定了会万分艰难。那么,小米到底应该采取些什么步骤,去加速推进汽车业务呢?

回归本色,才是最正确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继续目前的步骤,显然是不太行的,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了。即使2024年小米如期量产,正式交付估计也要到2025年。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已经超过50%,那将会是一个对小米这种后来者非常不友好的市场。

事实证明,小米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造车思路,尤其需要回归自己的本色。自建工厂,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自己取得双资质,不收购,不代工,这听起来说的不像是小米,倒像是华为或者比亚迪。这种各个环节通吃的做法,并不是小米擅长的,它最擅长的其实是快进快出的轻资产模式。

所谓自动驾驶,其实并不是刚需,即便研发成功,也构不成核心竞争力;不代工、不收购,其实是束缚了自己;至于第一梯队的目标,小米可以看一下,目前的第一梯队,自己能挤掉谁?其实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规划,小米应该尽快舍弃。消费者其实并不关注你是怎么造车的,他们只关心你造的车是什么样的。先把车拿出来,才是最主要的。

小结:拿供应链上的成熟零部件,发挥自己的整合能力,快速推出平民化汽车,这才是最适合小米的。自主研发,人人都想做,但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的苦,不是谁都能忍受。小米还是应该拿起智能手机圈子里的那种玩法,毕竟在整个国产新能源圈子里,能够做到“什么都靠自己”的,也就比亚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