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北冰洋冰淇淋(北冰洋冰淇淋热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冰洋冰淇淋,以及北冰洋冰淇淋热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贴近年轻一代,倡导共享分享 北冰洋发布2021年冷食新品

3月30日,北冰洋冷食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包括媒体记者、经销商等100多位来宾与会,共同见证了北冰洋冷食新品迎接大数据互联网背后的新时代。新品发布以“你是我的伴儿Baner”为主题,延续“共享·分享”模式,夹心冰棍系列、熊掌切片雪糕系列、奶昔冰淇淋系列、双色双棒超细腻口感、高颜值新品在这个春天如约而至。

伴随着北冰洋品牌85年的成长,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总经理李奇用42年的亲身经历和陪伴为大家讲述了北冰洋85年的品牌历史、产品创新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北京一轻食品集团市场部部长王冬博士发布了冷食和饮料新产品。“快乐是想与你一起分享!你是我的伴儿Baner”——这就是北冰洋双棒产品新时代的新理念。

你是我的伴儿Baner,共享经济中的年轻转化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共享经济核心是基于技术平台资源优化配置,在老字号品牌里,曾经占据冷食行业半壁江山的北冰洋,已经准备好去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带着北冰洋的冷食冷饮走入盒马、711、物美等平台;尝试网红电商、直播带货;加大力度运营推广自身平台,精耕细作全国布局,实现品牌全媒体、全渠道、全智能营销,持续推动品牌的数字化、年轻化转型。

你是我的伴儿Baner,分享社交中要拒绝孤单

近年来,北冰洋不断思考,如何在时代浪潮里把百年老字号转化为能链接60、70、80后分享和陪伴的互动模式。北冰洋义利DIY乐园已经开启北冰洋文化亲子互动的一种创新。此次推出的新品又一次让北冰洋用敏锐的嗅觉捕捉到当前青年一代的消费动机,通过认知发展激发兴趣,顺应95后的商业逻辑,迎合他们对国潮、游戏、品牌等分享式互动思维,双棒新品的推出刚好与这种营销理念相契合,吸引他们去参与去融入,形成自传播,就会形成对北冰洋品牌和产品“认知、了解、比较、购买”的转化过程。

你是我的伴儿Baner,去拥抱“大众新时代”

拥抱萌宠——从手机壳到零食包装,从玩偶到猫爪杯,“萌经济”也已悄然崛起,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下年轻一代的柔情。从早些年就流行的养宠物,到如今各种新萌物,熊掌切片系列采用了富有萌趣、治愈系的设计,熊掌的外形更像是与人击掌,鼓劲打气。

拥抱经典——本次推出的冷食新品牛奶黑芝麻双棒承袭了双棒系列经典的外形设计,黑白配色象征着相依互补的关系,香浓可口的牛奶口味与营养醇香的黑芝麻口味尊重口味需求的差异,和伙伴分享,各取所爱。黑糖珍珠双棒也吸收了深受年青一代喜爱的黑糖珍奶口味的元素,焦香黑糖与软糯粉圆给双棒带来了口感和口味的双重享受。还有抹茶双棒、巧克力双棒等新产品上市,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拥抱潮流——花果口味是在全球范围都呈上升趋势的新口味,另外茶饮近年来也在国内市场越发流行。对爱美味、爱养生、爱颜值也爱仪式感的当代青年来说,双果茉莉冰棍和蜜桃乌龙冰棍充分迎合了他们的爱好和需求。茉莉和乌龙茶冰壳包裹芒果、百香果、白桃果酱夹心,茶果香交织,风味怡人。

吸昔系列则采用了新颖的包装设计,打破了冰淇淋只能冷冻储存食用的传统,让消费者可以体会到冷藏和冷冻食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并且小巧便携,方便储存,卫生健康。

除了新品冷食,北冰洋此次还推出两款新品饮料。“莓招儿”是一款0糖0脂0卡的果汁型含气饮料,紧跟健康潮流,添加了2.5%的不老莓果汁,清新独特的小浆果带来馥郁芬芳,上升的气泡带来味蕾上雀跃的体验。“萄气儿”是一款红葡萄酒口味气泡水,酒精含量低于0.5%,属于软饮料范畴,非常适合不宜饮酒又需要气氛烘托的商务派对。开瓶后葡萄香气、橡木香气、发酵香气与灵动上升的气泡和酒精感结合在一起,带来一场无比浪漫的邂逅。

科研人员发现“北冰洋放大”现象:北冰洋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速度的3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8日讯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在线论文,阐明他们首次从多模式气候预估结果发现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冰洋放大”现象,北冰洋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增温速度的3倍。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历史观测资料和气候模拟结果均显示,近几十年来北极表层气温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4倍,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这是北极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引起了世界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北冰洋观测资料相对匮乏,在海洋中是否也存在放大效应并不清楚。

新研究利用气候模式FIO-ESM、AWI-CM和NorESM,并结合其他16个CMIP6(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结果,开展了深入研究。模式结果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与大气中存在北极放大效应相似,在21世纪,海洋中也将存在显著的北冰洋放大现象,即北冰洋的变暖速度明显高于全球海洋平均的变暖速度,其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增温速度的3倍,这一现象从1990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

新研究还揭示了“北冰洋放大”现象的物理驱动机制,认为大西洋水和太平洋水向北冰洋输送热量的增加超过了北冰洋向大气释放热量的增加,导致了北冰洋海水中的热量不断累积,从而出现了北冰洋升温速度明显高于全球海洋增温速度的现象。这加深了对北极快速气候变化机理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表示,“北冰洋放大”现象和“北极放大”效应从海洋和大气两个角度均表明,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节能减排对减缓北极快速气候变化以及北极生态保护至关重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作者:李勋祥)

科研人员发现“北冰洋放大”现象:北冰洋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速度的3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8日讯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在线论文,阐明他们首次从多模式气候预估结果发现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冰洋放大”现象,北冰洋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增温速度的3倍。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历史观测资料和气候模拟结果均显示,近几十年来北极表层气温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4倍,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这是北极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引起了世界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北冰洋观测资料相对匮乏,在海洋中是否也存在放大效应并不清楚。

新研究利用气候模式FIO-ESM、AWI-CM和NorESM,并结合其他16个CMIP6(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结果,开展了深入研究。模式结果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与大气中存在北极放大效应相似,在21世纪,海洋中也将存在显著的北冰洋放大现象,即北冰洋的变暖速度明显高于全球海洋平均的变暖速度,其增温速度约是全球海洋平均增温速度的3倍,这一现象从1990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

新研究还揭示了“北冰洋放大”现象的物理驱动机制,认为大西洋水和太平洋水向北冰洋输送热量的增加超过了北冰洋向大气释放热量的增加,导致了北冰洋海水中的热量不断累积,从而出现了北冰洋升温速度明显高于全球海洋增温速度的现象。这加深了对北极快速气候变化机理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表示,“北冰洋放大”现象和“北极放大”效应从海洋和大气两个角度均表明,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节能减排对减缓北极快速气候变化以及北极生态保护至关重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作者:李勋祥)

警惕雪糕刺客:冰激凌战争史

去年夏天,梦龙因为在中国和欧洲采用不同配方的双标事件而闹得沸沸扬扬,也让其在国内苦心经营多年的高端形象一落千丈。

而不管是梦龙,还是大家熟悉的可爱多,都隶属于同一个冰淇淋品牌——和路雪。

这一期内容,我想和大家来聊聊和路雪和雀巢之间的江湖争斗。

01

我们现在所说的冰淇淋主要源于意大利,18世纪开始传入美洲,而后在19世纪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冰淇淋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二战后,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成了知名厂商,「Wall’s」就是其收购的冰淇淋品牌之一。

1992年,联合利华决定在中国布局冰淇淋业务,恰巧彼时还在轻工部计划司的曾锡文受命组建群星集团。

一方需要入场资格,一方正寻求新项目,双方一拍即合,随即组建了合资公司。群星集团出资2000万,占股15%,「Wall’s」占股85%。

顺便说一句,联合利华最先找的合作伙伴其实是北冰洋,但由于北冰洋坚持要保留品牌名而作罢。

1993年,「Wall’s」以中文「和路雪」之名正式打入中国市场。

只不过那时候大众普遍消费的还是冰棒,北方叫冰棍儿。

用我常用的食品分类法来理解,我们童年吃的冰棒,属于甜食纲,冷饮目,水冰科,冰棒属,它们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糖和水。

而冰淇淋和雪糕,同为奶冰科,两者所需的基本原材料大致相同(水、牛乳、奶粉、奶油或植物油脂、糖);分别是冰淇淋属和雪糕属,主要差别在于两者对脂肪、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不同。

冰淇淋的脂肪、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和2.2%,对乳和乳制品含量也有一定要求;而雪糕的脂肪、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和0.4%,对乳和乳制品含量则没有具体的要求。

那么,和路雪是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就打响了知名度,并且夺得市场话语权的呢?

只能说和路雪有个不差钱的好爸爸,而且很敢做。

在当时国内零售市场还是以夫妻店为主的情况下,大胆推行了「冰柜战略」,也就是免费给各店家提供了带有和路雪标志性logo的冰柜,并且配了一把红白相间的大阳伞。

当然,和路雪也是有条件的。在它们的冰柜里,只准摆放自家产品。

这一招,不止是牢牢把控住了冰淇淋的销售终端市场,也让各家小店在无形中成了和路雪的广告牌。

冰柜+阳伞,浓烈的红白色系,和路雪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夏日专属消费场景。

对我的童年来讲,看到这把大伞,就等于看到了副食店。

当时《北京晚报》用「满城飘满和路雪」来形容和路雪掀起的夏日风暴。

这种冰柜战略,在冷饮行业的战争中几乎成了一种常规手段,左右了许多品牌的生死。

紧接着,和路雪在上海复制了北京的推广模式。13000台冰柜陆续出现在上海街头。

从1994年开始,和路雪以北京、上海为核心,逐渐在国内其他的一二线城市打开了市场。

而冰柜战略,不仅仅让国内品牌,尤其是那些主生产冰棍的小厂家毫无还手之力,就连美登高这样的大牌也被打趴下了。

这样让和路雪在国际市场上的老对手——雀巢开始内心躁动了起来。

其实,早在1995年前后,也就是和路雪已经打响了名声之后,雀巢就打算在国内布局冰淇淋业务了,并且首先瞄准的是山东市场,打算在那儿盖厂。

得知内部消息的和路雪,为了拦截对手,上演了一场无间道之战,拼尽全力在雀巢上市之前抢先一步打入山东,铺满了渠道,这一下把原本要大干一场的雀巢打了个措手不及。

1997年,彼时和路雪已经大杀四方,作为冰淇淋的品牌知名度占据了市场第一。

雀巢坐不住了,除了依样画葫芦,也推行「冰柜战略」之外,还拿出了征战四方的万年「杀手锏」,收购大法。

先是在上海收购了本地知名品牌「圣麦乐」,以此占据了上海及周边区域近1/4的市场;两年后,又以97%的股权获得了广冻厂旗下著名品牌「五羊」的经营权。

和路雪也不甘落后,尤其是雀巢靠着五羊让和路雪在进军华南市场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立马收购了「蔓登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比时机,雀巢慢了一步;比声势,和路雪那会儿还是略占上风;看着似乎雀巢被压了一头,但毕竟两家在外斗了这么多年,谁都不会轻敌。

很多人应该也会有这么一个大概的印象:

一方面,和路雪和雀巢,作为九十年代就进入中国的洋品牌,大家自然而然会把它们和高档、昂贵联系在一起,就跟当时的麦当劳、肯德基一样;

另一方面,光看这实打实的定价,也知道这两者走的都不是平民化的大众路线。

以和路雪为例,为了占领市场,一开始就推出了「可爱多」,「梦龙」,「可丽波」,「百乐宝」在内的20多种品牌。但在这其中最便宜的基本都要两块钱,像可爱多最早定价是在4元档。

更别提梦龙,最早定价是在7—8元。据说那会儿北京机关单位组局打麻将局,最流行的赌注就是一支梦龙。

同样的,雀巢冰淇淋走的也是中高端路线。但既然大家都想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不能老这么一直端着。

相比之下,和路雪更早放下身段,并且采取了一个外资常见的做法,那就是在收购蔓登琳之后,推出了一系列两元以下的同等价位产品,并且利用蔓登琳原有的渠道将这些产品一起销售,就这么一步步吞食了蔓登琳原有的销售网络。

等渠道成熟之后,和路雪就把「蔓登琳」这个品牌彻底废弃了。

给各位表演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渣」。

而雀巢在这方面就棋差一招,拿下「圣麦乐」之后,基本放弃了对这个颇得民心的老品牌的运营,把原有的生产线全都用来生产自己的冰淇淋产品,这也为其多年之后退出华东市场埋下了伏笔。

总而言之,1999年到2003年这个阶段,和路雪和雀巢基本是杠上了。

和路雪的几大知名品牌,最多的时候降价达到了30%。

此外,在这几年里陆续推出的新产品,很多都是给经销商提供买一送一的大力度优惠。雀巢大部分产品的降价幅度也达到了近20%左右。

02

然而在价格战上,强龙显然压不住地头蛇。没错,我说的就是伊利。

自打1997年以一款「苦咖啡」打开了知名度之后,伊利就看准了中低端冰淇淋市场。在几年时间里「默默发力」,凭借着价格优势,和原有的基于奶制品的渠道优势,在短短的五六年之后就做到了市场第一。

或许是伊利和越来越多国产冰淇淋的崛起,让和路雪和雀巢这俩外来品牌意识到,一味地降价是不行的。

所以,在经过了非理性竞争之后,两家先后都选择放弃价格战,转头搞起了品牌营销突击战。

尤其是雀巢,在2003年就发起了猛烈攻势。相比2002年,雀巢的广告投入在整个冰淇淋市场的占比仅有3%,这个费用还比不上蒙牛的9%,而和路雪占比高达35%,伊利也占据了20%。

终于,在和和路雪价格战也打了个寂寞之后,雀巢一反常态,配合两款新品,万花筒和x脆,高调推出了两支新广告。

并且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蓝冰精灵。用当下的最新形容,那其实相当于一个虚拟偶像。

值得一提的是,雀巢冰淇淋的多支广告都是由乌尔善操刀。

乌尔善

所以在整体上保持了统一的影像风格,带着点奇幻的想象力,再加整体的蓝色调,营造出了一种梦幻感,极大地提升了雀巢冰淇淋的品牌辨识度。

而为了更具话题度,「蓝冰精灵」在后来也有了自己的「皮下」代表,比如名模春晓和演员热依扎。

雀巢冰淇淋在品牌营销上花的心思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回报,但从大的市场环境看,雀巢的市场份额和以上提到的其他品牌都在拉大差距

尤其是在2011年,其关闭了上海的工厂,宣布终止包邮区的冰淇淋零售业务之后,雀巢在冰淇淋业务上基本退回了华南、华北大部。

如今提起雀巢冰淇淋,或许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款借助社交媒体营销而爆火的「笨NANA冰淇淋」,像香蕉一样可以剥开吃在当时还是有点噱头的。但这几年似乎已经没什么爆款出现了。

相比之下,和路雪的营销就要早很多。

早在1995年,和路雪主攻北京、上海等一线市场之时,就以电视广告作为最强助攻。

那时候的第一支广告,邀请的是有「广告教父」之称的莫康孙团队,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制作完成。

广告片中,重现了街边冰柜、阳伞搭配的消费场景,「和路雪,朋友一样」的歌声贯穿始终,传递给大家的是一种吃和路雪,能分享快乐的心情。

后来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广告,是一头小狮子带领着小朋友们寻找宝藏。

不过,整体来看,那个阶段的广告,着重突出的是和路雪这个品牌,是要让大家记住和路雪。所以,几乎每个广告的结束语都是一句带着唱腔的「和路雪~」。

顺便说一句,我对和路雪印象颇深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我为歌狂》。那个年代就做起了影视植入,和路雪也算是走在了品牌营销的前沿。

《我为歌狂》

在和路雪坚定了自己主攻中高端市场,尤其是2005年和路雪换帅,彻底更换运营思路,不再打无谓的价格战之后,旗下的主要产品做了更清晰的区分,走子品牌差异化路线。

其中,王牌产品可爱多,主攻年轻人市场,因而在广告上主抓情感营销。一提到可爱多,仿佛就和初恋、告白、青春、纯爱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有多少人还记得古早时期林俊杰和金莎出演的可爱多广告?

在这之后,可爱多还推出了《这一刻,爱吧!》等一系列以青春爱情为主题的微电影,找的也都是陈柏霖、林依晨这样有着同样标签的演员。

主攻儿童市场的,则是由童年的百乐宝变身的「麦酷狮」。虽然还是同一只狮子,但因为结合了同名动画《麦酷狮历险记》的推广,这只小狮子在少儿市场有了更大的知名度。

而梦龙,早前因为定价原因,不用宣传大家都会默认其高冷的逼格。从品牌定位来看,梦龙早期主打的显然是时尚、白领人群,因而这款产品在营销上,往往和性感、时尚、奢华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因而,广告片也特别舍得下本。

国外由老佛爷亲自操刀,一鸣惊人,国内也有李冰冰、林志玲、高圆圆等明星成为代言人。到现在,梦龙的代言人虽然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整体上广告片走的还是高质感路线,这也代表了其想要传达的品牌理念。

03

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和路雪在国内市场发展了近30年。

根据欧睿信息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1年,以零售总额来看,和路雪的市场排名始终保持第二之位。

在这背后,除了早期不计成本的投入,以及多年坚持的品牌营销之外,还有一个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关键要点,那就是和路雪拥有的冷链技术。

冰淇淋的诞生离不开冷链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含奶量高、更容易融化的中高端冰淇淋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国内冷链技术的发展,确实有和路雪的一份功劳。

1996年,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的冷藏运输是用大锤敲碎大冰块,然后把碎冰撒到装载着食品的车厢里,这种土方法。

而和路雪在北京、太仓等地先后建立的现代化工厂、以及在广州建立的冷库,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

再加上,从建设仓库、到组建配送中心、采购冷藏运输车、策划运输线路,以及培训员工,这一整条冷链队伍的打造,和路雪间接给大家提供了学习的窗口。

我之前在冷冻水饺那一期也提到过,当年李伟做思念水饺的冷链知识储备,就是来自于他在和路雪的工作经验。

顺便提一句,当年雀巢落败,和它节省冷链成本也有一定关系。

原本雀巢有三四十辆自有的冷藏车队,后来为了节省冷库仓储与冷链运输成本,慢慢地被第三方占据,导致了雀巢冰淇淋在出货时必须跟着第三方装满车再走,出货速度的变慢自然会影响雀巢产品的部分竞争力。

比起雀巢,和路雪显然更舍得下成本。

从自建冷链队伍,到早期将整个北方地区的物流交给华日飞天达成独家运作,在这之后,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采取铲板式运作的企业,即将所有产品都进行铲板式包装,以及后期不断优化运输路线,和路雪在冷链上一直走在前端。

而且,也正是和路雪带来了一套冰淇淋冷链的严格执行标准。

比如冰淇淋在生产出来后需要先进入-40℃的冰库,然后借由温度控制在-20℃以下的冷藏车,将冰淇淋运送到温度恒定在-26℃的批发冰库,接着再用一些温度控制在-18℃到 -20℃的冷藏车,将冰淇淋从批发商运送到零售终端。

梦龙双标事件发生后,曾锡文曾经进行回应,就提到和路雪带来了整体冷链概念,大呼冤枉,言下之意是这么多成本我们都花了,一点辅料的成本怎么可能去省。

在我看完关于和路雪的资料后,也不禁思考起这个问题。

和路雪下了成本是事实,梦龙双标亦是事实,而且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原因何在呢?

这里我只说自己的结论,大家也可以进行讨论。

在九十年代初外国品牌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面对国内这块巨大的市场,只需要把他们曾经的经验搬过来,就能迅速占领市场,获得极高的利益。

因此,像冷链这种能保持优势,持续获利的地方,和路雪自然是舍得砸钱的。而这客观上促进了国内冰淇淋行业乃至冷冻行业的发展。

简单来说,如果回报够大,那投入再多,都是值得的。比如营销也是,只要我通过营销塑造出了高端的概念,能让消费者愿意付出高溢价,那营销费用就不是问题。

反过来讲,如果不影响回报,那投入再小,甚至缩减成本,也是完全ok的。比如在消费者忽略的配料表上,做一些改变。

只是和路雪没有料到,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双标会被迅速传播,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公关事件。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和三十年前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截然不同。不是糊弄就行了,而是真正的统一标准。

我们需要的无非就是三件事儿,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而如果类似的品牌,还抱着三十年前的「拓荒」思维来经营,这种因双标而翻车的事件,未来还会反复上演。

参考资料:

《中国节拍:联合利华共舞中国》, 钮怿

《和路雪的蓝海》,罗文丽

《嗅出硝烟的味道》,张馨月

《雀巢失利冰淇淋溯源:销售方面屡出昏招》

《冰淇淋大战前仆后继 盘点当下雪糕冷库界的热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