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被魏延占败的长沙太守(被魏延斩败的长沙太守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被魏延占败的长沙太守,以及被魏延斩败的长沙太守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三国50:刘备收服了长沙城内的黄忠和魏延,而刘琦病死荆州归谁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解说。在上一集的三国演义中,我们讲述了刘备攻取荆州四郡的其中的零陵和桂阳,这一次关羽则率领军队去征讨长沙。而长沙这一战并不是很好攻破,因为此地有一位大将驻守,这个人就是黄忠。

黄忠这位大将虽然已是年近60岁,但是身体依旧宝刀未老,如果说黄忠年轻的时候可以杀谁,那么这个人一定就是吕布了。在关羽征讨长沙的事件上也留下不少佳话,而黄忠这位老将根本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什么“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统统不值一提,黄忠则让自己的主公韩玄不必过于忧虑。关羽认为黄忠虽然是宝刀未老,可他还是年事已高,不过关羽有一个底线就是从不会诛杀老幼,因此关羽和黄忠的这一段打斗也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关羽明明是有机会杀了黄忠的,但他后来还是放走了黄忠没有杀他,这让黄忠感到为之一惊。

而长沙的太守韩玄看到黄忠单枪归来,发现他的坐骑已经不见了,觉得他是不是输给了关羽,但是黄忠说道:“我的战马由于作战的原因,已经死在半路上了”,韩玄非常疑惑:“你的功力这么强,为何要跟他一直斗刀而不杀了他?”黄忠说道:“明天再战的时候我一定杀了他”,韩玄听后又给了黄忠一匹马助他一臂之力。

在韩玄的府上有位小人谗言:“有军士看到关羽将黄忠斩于马下,但是没有舍得杀,还跟黄忠说自己从来不杀老幼,黄忠这才逃命回来”,韩玄听后更为惊讶了:“原来是黄忠自己战败,关羽饶了他一命?”韩玄想了想才知道事情的可疑之处,原来黄忠很有可能跟关羽有密谋之事,他们想因此里应外合让长沙投降!韩玄想着以黄忠的能力,一定能射杀了关羽,所以黄忠这个人是忠还是奸,第二天的战役我们一看便知。

次日黄忠再次与关羽大战,可是就在黄忠要射箭的时候却放弃了,关羽心想:他这次没有射杀我是在报昨日之恩。在韩玄的府上他想要将黄忠斩杀,就是因为当时在战役中黄忠没有杀了关羽,韩玄心里有很多的问号。就在黄忠即将被斩杀时魏延忽然出现,并且他还说道:“黄忠乃是大将,杀了他等于杀了全城的百姓!像韩玄这样的人我早就想为民除害了!”这时魏延来到韩玄府上对他质问:“为何我们立功你不赏,犯了错却要斩首?”还没等韩玄回答魏延已经斩杀了他,而此时黄忠才刚刚赶来,发现事情已经晚了。

现在长沙已经被刘备所占领了,这个功劳非关羽莫属,这时刘备来到府上亲自拜访大将黄忠。此时的黄忠正在练习射箭,看到刘备的时候他想要射杀过去,没想到弓弩却折断了,此乃真是天意啊!刘备认为黄忠乃是忠义之人,现在他的主公也不在了,于是刘备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黄忠发出邀请,想要将他收到自己的麾下。

在刘备的营帐之中魏延前来拜访,他来的目的就是想要归顺刘备,但是诸葛亮表示不同意,并且还要要斩杀了他。诸葛亮认为魏延是一位天生有反骨的人,他可以因为一件事情杀了自己的主公,可见此人胆子过大;但是诸葛亮还请主公给魏延五百金,还让他去做前军副将。不得不说诸葛亮太会做事了,他虽然看出魏延的缺点,但是这缺点也恰恰是魏延的优点,让此人去做副将领,那么以后一定会训练出一支很好的士兵。

这一边的刘备刚收下两位大将,另一边却传来了刘琦已经病死的消息,此时荆州已经不保!深感担心的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一时间也慌张不堪,刘备担忧荆州会给谁,而诸葛亮表示我们应该主动向东吴发丧,这样一来在这个节骨眼上,想必周瑜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抢夺荆州。刘备一直认为自己现在还占着东吴,实际上是我们理亏,但是诸葛亮觉得我们现在先静观其变即可,事后再商量荆州的所属一事。

在太史的坟地前孙权陷入了困难的境地,他多么想倒倒自己心中的苦水,而且还感叹道兵败于合肥之事,一时间情绪非常低落。后来鲁肃告诉孙权刘琦病故的事情,孙权听后非常高兴:“这下刘备该把荆州归还于我们了吧”,但鲁肃觉得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那么荆州之地到底会到谁的手中?周瑜又会不会从中作梗?欢迎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一起且听下回分解。

汉中之战后,魏延凭什么被封汉中太守,张赵马黄四人差在哪里?

很多人都只知道蜀国只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却忽视了大将魏延。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在沔阳称汉中王。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备称王后,对手下更是一番厚赏,其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位列五虎上将,此五人战功赫赫,自然是实至名归。但与之相比,魏延却出乎意料地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

魏延虽说是汉中之战的功臣,但武艺,战功都不及张飞,赵云等人,甚至还不如斩杀夏侯惇的黄忠。很多人都认为此时关羽镇守荆州,而同为桃园结义的张飞就在眼前,汉中太守这个重任一定非张飞莫属。谁知刘备当众宣布魏延为汉中太守,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刘备也恐魏延不能服众,随即大宴群臣,一面庆祝汉中之胜,一面为魏延树立威信。

当刘备问魏延身为汉中太守将有何打算时,魏延的一番豪情,赢得众人称赞。虽然演义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记载道: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刘备慧眼识人才,想那魏延自荆州起兵开始,就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不但十分忠心,而且战功赫赫。反观诸葛亮却对魏延嗤之以鼻,认为此人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可是魏延却用实际行动啪啪打脸诸葛亮。在刘备入川时,庞统为谋士,而魏延就与黄忠为大将随行。可想而知,在刘备看来,魏延早已与黄忠等人并列。

魏延年富力强,在诸葛亮北伐时,更是扛起了蜀军先锋大任,成为当时少有能与张郃匹敌的名将。在魏延为汉中太守后,直到公元234年,汉中仍然固若金汤。甚至在继任王平,都沿用魏延的防守策略,成功击败了曹爽等人。可以说,有魏延在,蜀国绝无亡国之危。

不过同时期,魏延相比张飞,马超等人就稍显逊色。那魏延身上有何等优点,令刘备宁可得罪兄弟张飞,也要重用魏延呢?综合来看,不是魏延太优秀,而是其他人根本不合适!

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更是“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的心腹大将。张飞自入川以来,就改了以往的鲁莽形象,变得有勇有谋,如义释严颜,三败张郃就是很好的例子。那刘备为何弃用张飞呢?因为张飞早已被刘备选为阆中太守。

阆中虽然不及汉中有名,却是益州的咽喉要道,北可支援汉中,东可沿江至荆州,西可到成都。可以说哪里有战情,张飞就可以出兵支援,看似不及汉中太守风光,而其战略位置却更为要紧。所以这等关键位置,刘备一定要给亲信大将留着。

马超是刘备入川作战时的意外收获,也是最强助力。因为马超被曹军击败后,投奔了汉中的张鲁。张鲁虽然是一方诸侯,但听信谗言,马超得不到重用。所以马超趁刘备入川时归顺,马超用刘备给自己的军马围困成都,用自己的威名直接逼迫刘璋投降。所以是刘备取川的一大功臣。再加上与曹操有切齿之恨,所以在刘备称王后,直接将其列为五虎上将,与张飞,赵云等人并列。

马超虽然身处高位,却有抛妻弃父的前科,自然是不会受到重用。可以说在刘备心中,马超与吕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比吕布野心小一点而已。

黄忠是刘备取长沙时收降的老将。虽然年纪高大,却老当益壮,不让廉颇。在随刘备入川作战时,常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在定军山之战,更是一马当先斩杀曹军主将夏侯渊,为夺取汉中打下基础。

而黄忠在汉中之战时,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将,时日无多,在次年便病故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刘备只能在老将军临死前给予“五虎上将”的威名作为厚待了。而在演义中,黄忠虽然延长了寿命,参加了夷陵之战。但有关兴,张苞两小将冲锋陷阵,刘备也认为昔日追随自己的将领老迈无用了。所以黄忠就算战功再大,单凭一个年纪就无缘汉中太守。

最后就是赵云了,赵云虽然在正史中并不是什么名牌将军。但还是在正史中与张飞,马超等人同列。赵云文武双全,两番救主,可以说是刘备最值得信赖之人。但赵云却又是蜀国最不受重用之人,别的将军都上阵立功,而赵云却大多留守后方。可以说,就算赵云再猛,被陈寿称为“蜀国爪牙”,在刘备眼里也难逃“保姆”之命!

除去以上几人外,关平随关羽镇守荆州,刘封年少不堪大任,而益州派将领此时又不受刘备重用,所以魏延就成了最合适人选。但魏延却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如果说魏延是一匹黑马,那刘备就是更值得称赞的伯乐!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志》。

为了投奔刘备,他两次背叛旧主,立下大功,却反受责罚,差点被斩

三国演义中,蜀汉阵营有这么一位将军,为了投奔刘备两次背叛旧主,还曾经救下黄忠的性命,然而立下大功后,却来了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差点被斩首。

这个人就是魏延。他为了投靠刘备,两次背叛旧主,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一直不讨诸葛亮的喜欢。

魏延第一次投奔刘备,是在刘表死后,其子刘琮准备向曹操投降。这个时候,曹操进攻刘备,刘备退出樊城,来到襄阳,想要入城稍作休整,但是刘琮不愿接纳,并命令士兵攻击刘备。兵荒马乱中,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然而刘备的仁爱之心又泛滥了,看见百姓遭受动乱,便弃襄阳而去,留下开门的魏延在风中凌乱。

还好魏延武功高强,在文聘的攻击下,侥幸逃脱。但是这下他就很倒霉了,两边不讨好,刘备找不到、又背叛了刘琮,只能去投靠了长沙太守。

魏延第二次投奔刘备,则是赤壁之战后了。此时,曹操已经兵败,刘备趁机袭取荆州四郡,派关羽前来攻取长沙。长沙太守派出黄忠交战,关羽与黄忠大战上百回合,分不出胜负,而太守见黄忠有意放关羽一马,认为黄忠背叛了自己,准备将黄忠抓起来斩首。

这个时候,又是魏延出马,他手起一刀,直接将刀斧手砍到,救下黄忠的性命,并大声说道:“黄忠是我们长沙的保障,杀了黄忠就是杀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啊。现在太守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我们应当一同讨伐他”说罢,就率领了上百人冲上城墙,直往韩玄而去。见到韩玄,魏延也是心狠手黑,直接一刀解决了韩玄,然后开城投降了关羽。就这样,关羽攻打数日都打不下的长沙城,由魏延轻易攻破。

按理说,魏延两次想要投奔刘备,两次立下大功,算是一个有功之臣吧,要不是魏延,长沙城哪有这么容易打下来的?第一次襄阳就抛弃了魏延,让人家独自风中凌乱,这次献城成功,总得大加赏赐吧,对于刘备,魏延也算是比较忠心了,两次赴死相随。

然而事实却并非想象的这样,我想,魏延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立下如此大功,一心投靠刘备,却为何要被诸葛亮怀疑,并送给他斩首的惊喜。

刘备到了长沙城后,关羽领着魏延前来相见,然而诸葛亮却命令刀斧手将魏延推下斩首,这一下,刘备和关羽都感到非常疑惑,魏延明明立下了大功。最后诸葛亮才说出原因,他说:“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这个解释其实很站不住脚啊!如果魏延站在故主的角度,拼死抵抗,那么长沙城能这么轻易的打下来吗?投降了还说人家不忠不义,那意思是不要降哦,就该拼死一战?要是敌人都拼死一战,自己这边又要开始骂娘了。这样的话,自己这边要搭上多少人命呢?而且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个也太玄妙了吧,什么是反骨?完全是诸葛亮想怎么解释都可以。

不可否认,诸葛亮是神机妙算,但是在魏延立下大功时,如此处理魏延,确实让人不服,如果我是魏延,我肯定不服,我想换做任何一个人是魏延,都想不通为何诸葛亮要这样对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