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台球杆 台球(台球杆枪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台球杆 台球,以及台球杆枪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怎么挑选台球杆?

选择台球杆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长度:一般来说,成年人使用的台球杆长度在57英寸至59英寸之间。如果你比较高或者手臂比较长,可以选择稍长一些的台球杆。

2. 重量:台球杆的重量一般在18盎司到21盎司之间,不同重量的台球杆可以适应不同的打法和技巧。一般来说,重量较轻的台球杆更适合速度快、控制精准的打法,重量较重的台球杆则更适合力度大、弹性好的打法。

3. 材质:台球杆的材质有木质和复合材料等。木质台球杆看起来更加高档,但是价格较高;而复合材料的台球杆价格相对便宜,但是材质不如木质的好。

4. 握感:选择台球杆时需要注意握感是否舒适,要试着拿起来试试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手感。

5. 品牌:选择知名品牌的台球杆,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台球杆。

台球中的发力,你真的了解吗?详细分解发力过程

发力是台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发力的重要性相信很多球友们也都知道,杆法的强弱、叫位的细腻度通通与发力相关,打了很多年的老球迷也经常因为发力而摸不着头脑,今天我们来详细分解一下发力的过程。

力量的开始-扬杆

我们在进行瞄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打击当中虚拟预设一个完成之后的结果。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瞄准”。既然是虚拟,当然不能够实际地进行打击。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在瞄准时候的动作幅度,和发力打击时的动作幅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瞄准时候所得到的结果判定,需要与实际发力打击时候的动作产生关联。这样,我们的瞄准才会具有实质上的意义。

一般人在瞄准的时候,只是确定了自己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目的(准度)。在真正打击的时候,之前瞄准时心里面准备的细节,却不一定能够确实地执行。因此在完成瞄准准备之后,我们还需要以某种方式,将我们所预设的动作进程引导出来。由于我们在进行打击的时候,基本上是由小臂和手腕来赋予母球力量的。因此,启动整个动作的任务,最好不要由这两个部位来承担,因为这样会占用到某些打击需要的力量。如果以大臂来启动整个动作进程,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完成力量的投送过程。

在我们决定发力进行打击的时候,在图上A到B的这个行程。增加一个大臂的动作。

这个动作,我们称之为扬杆

扬杆的类型

一般在打台球的时候,常用的扬杆方式有六种:

1、让球杆紧贴下巴开始发力:这是斯诺克上面使用最多的一种扬杆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利用下巴来固定球杆的方向,对于像斯诺克这种不需要过度使用塞球的打法确实有着非常高的效果。

2、将球杆拖至更后方,在增加的这段距离当中先将球杆启动起来:这种扬杆方式几乎是大陆的特产!由于这种方式使得整个打击的过程因为球杆行走的距离增加而得到延长,因此能够充分地将动作的肌肉(主要指手腕)用来维持准度。这种打法非常得准,大陆球友崇尚准度,因此许多选手选用这种方式。

3、划船式:这是艾弗伦雷耶斯独创的扬杆技巧。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发力方式主要的目的是将母球能够推得更远,因此这种扬杆方式对于球台环境的变化适应性最强,非常适合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来使用。

4、半划船式:这是台湾著名教练陈为志先生发明的扬杆方式。这种扬杆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能够将球杆最高效地穿透母球。因此这种扬杆方式对于长台低杆等强烈旋转球具有非常好的处理能力。

5、提杆:所谓的提杆是指最后一次回杆之后,利用大臂将球杆稍微提起一点,利用这个过程对大臂稍微产生压迫,而不至于需要压迫到手肘或者手腕等,能够控制整个打击意念分配的动作部位。这个扬杆动作比较上面几种扬杆方式具有更完整的准度维持与控制能力,但是利用这种扬杆的前提是自己的动作部位需要极高的作用时机。也就是需要极高的动作顺序。

这个动作适合初学者使用,因此在此说明一下:

初学者由于力量还无法向前方完全延展出去,因此运杆的时候,不宜将头部下压的过于贴近球杆。由于失去了以下巴当成支点的引导,因此动作的时候,非常容易养成将球杆下压的动作。这种习惯将会导致日后技术不易提升。

比较好的方式是在发力的时候,先将球杆往上提起来向下巴靠近。

发力开始的时候,球杆一方面往前,一方面想上提起,使球杆接触到下巴,再开始动作发力。

这种发力方式对架桥点的要求同样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比较不易维持准度的稳定性。但是,初学台球,本来就应该无法具备稳定的准度。没有这种认知,就会使自己养成一身的不良习惯,这对于日后技术的成长是完全没有必要折腾。

6、压缩重心:这是在最后一次回杆的时候,利用更慢的回杆动作来压缩重心,以重心来带动所有的动作部位。由于这种扬杆方式在最后一次回杆的时候,也能够对重心进行调整,因此即使在没有试击的条件下,这种方式也能够准确地将目标球打进袋口。但是,这种扬杆方式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对进球点的锁定,完全没有对母球的走位进行控制,因此必须能够以预力来进行打击的选手才能够应用这种方式。

我想,大家看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我们所看见的动作表征其实都打击者自身能力应用的一种方式,单纯地模仿这些特质,几乎对于台球的打击技巧没有任何帮助!

有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上述六种扬杆方式当中,只有第一种对球友能够起到实质上的帮助。这是由于这种扬杆方式在发力的时候球杆需要紧贴下巴,因此我们的动作部位包括大臂、小臂(手肘)、手腕在这个过程当中都需要调整高低,因此能够有效地锻炼我们动作的细节,使我们的打击技术得到提升。

而其他五种扬杆方式和技术的提升几乎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都是需要经过锻炼的!

现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台球爱好者和所谓的“扬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联想意识,那么这些人是怎么来启动自己的发力过程的?比较明显的方式有:

1、瞄准完,将球杆快速地抽回到更后方:这种发力方式是大部分台球爱好者所使用的方式。这种发力方式和胡乱发力几乎画上等号!由于这种方式,力量的准备几乎仅止于母球,缺乏了感知球杆接触母球的过程。因此会觉得可以利用母球的接触点或者接触母球以后形成的“线”来锁定进球点。一般我们所谓的“瞄准”,就是这些人在做的事情。由于这是所有初学者使用的一种打击技巧,当技术稍微成长以后,包括动作、瞄准方式等等都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当想要追求技术的时候,这些习惯紧紧地束缚了练习者的思考方向,观念不容易改变,因此谁来也教不动这些人!

2、瞄准完,最后一次回杆的时候,以虎口或者掌心压迫球杆:这种方式是前面说的初学者在没有改变自己的打击瞄准习惯的时候,进一步为了维持准度与控制母球所使用的方式。由于打击台球的时候,手腕是所有动作部位当中速度最快的一个部位,因此以这种方式打击,球杆在发力初期的时候就已经产生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力量控制的时候,还需要降低球杆的速度,需要更加地握紧球杆。这种打击方式和我们真正打好台球需要的力量方式几乎完全敌对!

这两种打击方式几乎已经确定打击者终其一生技术都无法得到进步的空间!

台球技术想要进步,就需要改变自己的习惯,而改变习惯,意味着需要面对自己本能的抵制。

有多少台球爱好者能够面对这种磨砺,就有多少高手产生!

台球技术之所以难,还不是原理有多难,而是因为练习者在初期就已经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要命的是:绝大部分的台球爱好者完全臣服于自己不良的习惯当中,对于真实的原理几乎已经没有容纳的空间了!

所以,台球技术能够得到进步空间的,我认为他们都是“勇者”。

划船式

菲律宾式,又称划船式。

菲律宾由于地处东南亚,环境潮湿,又由于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球台质量较差,打球时想要产生母球的旋转及控制相对不容易,而且潮湿使得台布摩擦力相对较大,母球滚动至半途,旋转的动能消耗大半。因此如何维持母球的有效旋转就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有这种难度,就有人能克服它。首先,想要把旋转的持续力增加,那么旋转的速度就要大一些。要想使母球的旋转被台布抵消得少一些,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球杆把母球推远一点,母球才离开球杆。这样少了一小段的消耗,旋转控制的效果转而明显。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手腕要摆动明显,并且腕力必须完整地在球杆击打母球的整个过程中对母球做完整的加速;其次是送杆要长一些,这样才能把母球推远一些。

我们把它连贯起来:手肘先把球杆推出去,接近到母球的时候才翻转手腕。

由于想要获得更大的旋转力,架桥会稍微高一些,枪头在中段再平行于台面。因此有上下摆动幅度较大。我们戏称“划船式”。

这是我们在客观上的一种解释,在经过了深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发力方式本身就具有某些台球技术的合理性及特性:

这种发力方式由于手臂上抬较多,因此发力初始是由大臂带引到球前端最低时转为手肘发力,再引导出腕力。这种由慢到快的加速方式对于台球运动的发力来说,已经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如图所示:红色部分表示大臂将力量引导出来的过程,黄色部分表示小臂开始发力的过程,蓝色部分表示手腕开始发力的过程。

表面上看这种带有弧线的发力方式似乎非常简单,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以较低的杆速接近母球,这意味着球杆击打母球的过程是非常长的,这种长时间的加力方式,母球的路径就变得非常难以掌握。因此,实现这种发力过程的前提是必须对母球的旋转具有很高的熟悉度。

台球技术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依循自然规律来进行训练,那么身体就会产生出应用这些技术的能力,简单地讲,身体会产生一些感觉来帮助我们使用这些技术。

如上左图及如上右图所示:在做塞球控制时,由于身体的本能反应还没有将母球运动的路线和重心线当成是同一条路线,这时候的发力控制存在偏差,我们称这种感觉是“偏心”。

如上左图及如上右图所示:当所预想母球的旋转方式符合这个打击时,身体将会感觉到母球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也就是母球的路线与重心线在同一条路线上(在我们的眼里,母球是处在我们身体重心的前端)。反之,如果这个打击控制不合理时,我们会感觉到母球是处在一种偏心的状态。

台式:也有人称半划船式

台湾的台球发展离不开三个阶段,开始是使用虎口扣杆,极度使用了腕力,因此长台的打击能力较弱。到前掌握杆时,已经将送杆的长度向前延伸。到后来基本上都采用全掌握杆,再发展到回杆时将球杆头从母球的中心的高度拉回来。

最后这种打法,由于打高低杆时,最后一次回杆的时候,枪头会上提或下压到母球中心点,因此最后一次看起来很像菲律宾式的划船式,因此又有人戏称为“半划船式”。

当选手在完成瞄球的打击准备之后,利用将球杆回到母球中心的做法,引导自己将力量发送出去。其实这就是扬杆,和菲律宾的划船式是一样的道理。

如图所示:红色部分是最后一次瞄准时的球杆位置,蓝色部分是最后一次回杆时,球杆的位置。

这种杆法的穿透力很强,因此高低杆非常犀利,中长台的进攻能力强。相比划船式来讲,这种打法在球杆接触母球时的杆速比较高,因此母球的细腻度比较不容易掌握,几乎完全依赖手腕来达成。这种打法和划船式同样有着母球是否偏心的问题,也同样有着分割旋转的程度问题,因此并不是外表的学习就可以掌握的。

但是,我非常建议初学者练习这两种扬杆方式,因为在这个练习当中,我们明显需要调整动作部位的位置。前面说过,本能的细化是经由不断地自我修正形成的,能够开始分辨自己动作部位的位置,正是使自己台球技术进步的关键。

事实上我认为:没有“扬杆”需求的台球爱好者,根本不是什么“高手”!

因为,只有胡乱发力的台球爱好者才不需要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