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拍照设备及线路板设备过滤棉芯

如今在检查是任何制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涉及电子产品和PCB时尤其重要。检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制造过程中的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产品无法使用。PCB的质量取决于其组件的质量,其中包括阻焊层、丝网印刷和基板材料等。在将这些材料用于制造过程之前,检查这些材料是否存在缺陷至关重要。可以手动或使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进行检查,设备的选择取决于所制作陶瓷电路板的尺寸和复杂程度,今天的PCB制造行业使用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检查,在这里小编会解释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一、了解自动光学检测

自动光学检测(AOI)是一种用于分析印刷电路板表面的质量控制技术,它用于制造零件后对其进行检查,以确定它们是否可以安全地进一步使用。它是一种扫描电子电路板可能存在缺陷的测试方法,在电路板组装之前或之后进行。这种方法可以自动检查电路板并检测小缺陷,而无需单独查看每个焊点。它的主要用途包括提供高速和高精度的PCB分析,提高PCB的检测速度,并减少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人为错误的数量。

如果您不熟悉PCB自动光学检测,您应该知道它使用相机来检查PCB的每一层。相机为每一层拍摄几张照片,然后根据可接受结果的数据库对它们进行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都是一样的。当今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型号的AOI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能水平。一些系统提供更高的准确性,而其他系统则具有更快的吞吐速度。

AOI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AOI与人工检测流程相比具有许多优势,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一些好处是:

1、AOI是最先进、最可靠的PCB检测方法,因为它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PCB;

2、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这使得它非常易于使用。

3、它可以检测次要和主要缺陷,这意味着最终产品几乎没有缺陷。

4、PCB AOI 系统非常灵活,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 PCB。

5、它可以同时从多个侧面检查 PCB。

6、PCB 自动光学检测有助于检测结构缺陷,例如开裂、断裂的键合线和翘起的焊盘,以及功能故障,例如缺少组件或零件、放错位置或错误布线的零件、不正确的走线或焊盘连接。

7、它最常用于检测由于回流不当而导致的表面贴装元件引线缺陷和焊料空洞,但也可用于检测其他类型的缺陷,例如铜迹线桥接、铜迹线或铜焊盘上的划痕、元件缺失,等等。

8、它还可用于检查 IC 和无源元件等组件。

9、检查测试有助于分析电路板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

10、除此之外,它还有助于确保安全 PCB 根据电气安全法规安全使用。

毋庸置疑,由于PCB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因此必须在运送给客户之前检查它们是否存在任何缺陷。这可以在人工检查员的帮助下手动完成,但这个过程非常耗时、昂贵且失败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自动化系统,不仅减少了人工工作和成本,而且确保了PCB检测的高精度。

仅仅生产高质量的PCB是不够的,检查每一块板以确保其质量也很重要。否则,您最终会使用不适合使用的低质量PCB陶瓷电路板。

文章来源:展至科技

 

更多关注公号:环保水处理(hbscl01)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区别

膜处理名称

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膜处理简称

MF

UF

NF

RO

膜过滤口径

0.1μm

10nm

1nm

0.1nm

膜的材质

聚丙烯

中空纤维、聚砜、陶瓷膜

聚酰胺

聚丙烯酰胺

膜类型

对称膜

非对称膜

非对称膜

非对称膜

操作压力

0.7Mpa最低为0.3Mpa

10.5Mpa

应用

乳清、脱脂牛奶

乳清、牛奶盐卤

咸乳清脱盐、脱糖

超滤乳清透过液的浓缩

通量/[L/(m2.h)]

6~10

水分

1

1

1

乳糖

0.8~0.9

0.02~0.15

0.001~0.002

Cl-

1.0

0.25~0.9

0.02~0.06

灰分、K+、Na+

0.9~0.97

0.15~0.5

0.01~0.025

P

0.8~0.95

0.04~0.25

0.0007~0.0025

Ca2+、Mg2+

0.8~0.9

0.03~0.2

0.0005~0.0015

原理

超滤原理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大的物质。

a.溶解、扩散原理:渗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着它的推动力梯度扩散传递,在纳滤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间的化学平衡。 b.电效应:纳滤膜与电解质离子间形成静电作用,电解质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造成膜对离子的截留率有差异,在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应,使得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不一样,不同的离子通过膜的比例也不相同。  纳滤过程之所以具有离子选择性,是由于在纳滤膜上或者膜中有负的带电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互相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纳滤膜可能的荷电密度为0.5~2meq/g。  纳滤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

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实质是脱水技术。

0.0005~0.0015

原理

超滤原理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大的物质。

a.溶解、扩散原理:渗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着它的推动力梯度扩散传递,在纳滤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间的化学平衡。 b.电效应:纳滤膜与电解质离子间形成静电作用,电解质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造成膜对离子的截留率有差异,在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应,使得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不一样,不同的离子通过膜的比例也不相同。  纳滤过程之所以具有离子选择性,是由于在纳滤膜上或者膜中有负的带电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互相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纳滤膜可能的荷电密度为0.5~2meq/g。  纳滤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

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实质是脱水技术。

超滤(UF):

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纳滤(NF):

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微滤(MF):

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反渗透膜(RO膜):

RO是英文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 RO 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 0.0001 微米) , 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 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 RO 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什么是反渗透?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反渗透的英文全名是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

反渗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

RO反渗透的由来:

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而产生疑问,因为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的。经过解剖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该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再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为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并在1953年由University of Florida应用于海水淡化去除盐份设备,在1960年经美国联邦政府专案支助美国U.C.L.A大学医学院教授Dr.S.Sidney Lode配合DR.S.Soirirajan博士着手研究反渗透膜,一年约投入四亿美元经费研究,以运用于太空人使用,使太空船不用运载大量的饮用水升空,直到1960年投入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多,使之质与量更加精进,从而解决了人类饮用水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