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福临门食用油公司简介,以及福临门食用油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调和油综合测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上榜,哪个牌子表现好?
食用油我们每天都会吃到,去年的6月份,《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9款食用调和油,主要测试的是油品的脂肪酸构成。
9款调和油综合测评,哪些表现好,哪些不推荐?
这9款食用调和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有金龙鱼食用调和油、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鲁花、龙大、九三、长寿花、鹰唛、多力、福临门。
主要测试的指标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6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
图源:消费者报道
我们经常能在食用油广告中,听到黄金比例1:1:1这样的广告词,意在表明自家销售的调和油的脂肪酸构成是平衡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检测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食用油的脂肪酸主要分为三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摄入比例的均衡,对人体有非常重大的健康意义,然而现实中因为脂肪酸摄入的不均衡,成为了大众慢性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9款调和油三种脂肪酸的比例都没有达到1:1:1或者是大于1:1:1,这也就表明所谓的广告词,只是营销宣传的手法罢了。
图源:消费者报道
不过按照医学界的观点,膳食脂肪酸1:1:1是否更好一直受到质疑。中国营养学会已经取消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限制,只保留了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建议。所以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期吃一种植物油,尽量轮换着吃,这样才能使得脂肪酸的摄入达到相对的均衡。
此外,人体不能自己合成欧米伽-6脂肪酸(n-6)和欧米伽-3脂肪酸(n-3),这是两种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控制炎症反应以及血栓的形成,但在一定的比例内才有益处。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生就是因为这两类脂肪酸长期摄入过高且比例不平衡而诱发的。
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芝麻油,这两种脂肪酸的含量比值都高,所以长期单一地吃一种油,对身体健康不利。
因此,世界粮农组织对这两类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建议是5~10:1,我国营养学会的摄入建议是4~6:1。检测的结果显示,9款调和油都超过了我国的摄入建议,其中有些比值最为失衡,远远超过了我国和粮农组织的推荐值,分别达到了82.3:1、75.8:1、16:1。
图源:消费者报道
这说明在营养构成上,调和油不一定就比单一的植物油更好,所以再次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多样化的食用油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9款食用油都是安全的,都没有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和污染物三氯丙醇,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调和油和自榨油哪个更营养、更安全?
在食用油的选择上,由于不断爆出的地沟油事件,使得很多消费者对市面销售的油不抱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选择吃自榨油。那么在油品的选择上,调和油和自榨油哪个更好呢?
调和油,本身就是为了维持油品中脂肪酸的比例平衡而出现的,它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油品,经过一定的技术配发调和而成的。这样的好处是脂肪酸的构成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性,营养成分也更丰富,还改善了食用油的风味,相比于单一的植物油,调和油的综合优势更明显。
而自榨油,它其实就是单一的植物油,原料可能是花生,也可能是芝麻、葵花籽等。单一的植物油,欧米伽-6脂肪酸(n-6)和欧米伽-3脂肪酸(n-3)含量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健康,因此从营养角度看,自榨油的营养单一,不能调整脂肪酸的摄入比例。
除了营养单一之外,自榨油大多是小作坊制作,油品的安全性就面临着两大风险。
第一大风险是原料是否合格。很多自榨油小作坊。由于成本和储存不当等原因,存在着原料发霉的问题,出现的黄曲霉素会间接进入食用油中,这就对人体健康构成了直接威胁。
第二大风险是榨油技术不合格。高温或者技术不达标,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会直接进入食用油中,这对于身体健康也有风险。
所以,自榨油的风险很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不能够亲自去检测到这种风险。而市场上的调和油,一方面有层层的质检把关,食品安全上可以相对放心,另一方面调和油的营养构成更加合理充分,相比单一的自榨植物油,对健康更有利。所以,正规市场上的调和油和小作坊里售卖的所谓纯正花生油,哪个更好,高下立判。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烹饪方式在用油上也有所区别。比如炸鸡翅或者煎包子,可以用大豆油或者玉米油,从口味的角度来说,玉米油清香扑鼻,用于煎炸最好。若是日常炒菜,花生油、葵花籽油口感上可能更好,不过在烹饪中要注意油温不要过高。如果是炖汤或者凉拌,芝麻油比较好,香味也更浓郁。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现在宣传中更健康的橄榄油,原则上脂肪含量跟其他油类也一样。在生活调节改善,饮食结构多样化的情况下,油量的摄入还是很关键。少吃油、吃安全健康的油,是需要持续保持的。
参考资料:
[1]《9款调和油对比: 金龙鱼、鲁花等均达不到“1:1:1”,龙大、长寿花等营养失衡》.消费者报道.2019.8.12
[2]《调和油到底好不好?》.山东药品监管局.2017.7.13
[3]《选油可有大讲究!教你如何正确选择食用调和油》.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2018.1.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沪45家超市食用油大比价!最大价差44.1元
超市里的食用油种类繁多~小发带你看看今天45家超市部分食用油价格,涉及品牌有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海狮、多力等,其中5L/桶包装的鲁花压榨葵花仁油,在家乐福超市金桥店、曲阳店等售价为120元,在大润发超市杨浦店、欧尚超市长阳店等售价为75.9元,差价最大,达44.1元。看看你喜欢的食用油去哪里买更便宜?
鲁花压榨葵花仁油(5L/桶),在家乐福超市金桥店、曲阳店等售价为120元,在大润发超市杨浦店、欧尚超市长阳店等售价为75.9元,差价最大,达44.1元。
金龙鱼橄榄食用植物调和油(5L/桶),在家乐福超市青浦店售价为130元,在大润发超市杨浦店售价为94.8元,差价为35.2元。
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5L/桶),在世纪联华超市嘉定店、华联吉买盛超市朱泾店等售价为93.9元,在沃尔玛超市(田林店)售价为61.8元,差价为32.1元。
详细采价图表如下
(点击图表可查看大图)
金龙鱼
福临门
鲁花
海狮
多力
说明:
1、本表价格信息为各监测点提供,反映相应监测点经营场所内采价当日的价格水平;返券、赠品、积点等,不列入公布价格。
2、粉底标注代表该商品在全市45个超市监测点的最高价;绿底标注代表该商品在全市45个超市监测点的最低价。
资料提供:市价监成调队
制图:窦子艳
编辑:陈昊
调和油综合测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上榜,哪个牌子表现好?
食用油我们每天都会吃到,去年的6月份,《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9款食用调和油,主要测试的是油品的脂肪酸构成。
9款调和油综合测评,哪些表现好,哪些不推荐?
这9款食用调和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有金龙鱼食用调和油、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鲁花、龙大、九三、长寿花、鹰唛、多力、福临门。
主要测试的指标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6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三氯丙醇。
图源:消费者报道
我们经常能在食用油广告中,听到黄金比例1:1:1这样的广告词,意在表明自家销售的调和油的脂肪酸构成是平衡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检测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食用油的脂肪酸主要分为三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摄入比例的均衡,对人体有非常重大的健康意义,然而现实中因为脂肪酸摄入的不均衡,成为了大众慢性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9款调和油三种脂肪酸的比例都没有达到1:1:1或者是大于1:1:1,这也就表明所谓的广告词,只是营销宣传的手法罢了。
图源:消费者报道
不过按照医学界的观点,膳食脂肪酸1:1:1是否更好一直受到质疑。中国营养学会已经取消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限制,只保留了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建议。所以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期吃一种植物油,尽量轮换着吃,这样才能使得脂肪酸的摄入达到相对的均衡。
此外,人体不能自己合成欧米伽-6脂肪酸(n-6)和欧米伽-3脂肪酸(n-3),这是两种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控制炎症反应以及血栓的形成,但在一定的比例内才有益处。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生就是因为这两类脂肪酸长期摄入过高且比例不平衡而诱发的。
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芝麻油,这两种脂肪酸的含量比值都高,所以长期单一地吃一种油,对身体健康不利。
因此,世界粮农组织对这两类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建议是5~10:1,我国营养学会的摄入建议是4~6:1。检测的结果显示,9款调和油都超过了我国的摄入建议,其中有些比值最为失衡,远远超过了我国和粮农组织的推荐值,分别达到了82.3:1、75.8:1、16:1。
图源:消费者报道
这说明在营养构成上,调和油不一定就比单一的植物油更好,所以再次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多样化的食用油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9款食用油都是安全的,都没有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和污染物三氯丙醇,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调和油和自榨油哪个更营养、更安全?
在食用油的选择上,由于不断爆出的地沟油事件,使得很多消费者对市面销售的油不抱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选择吃自榨油。那么在油品的选择上,调和油和自榨油哪个更好呢?
调和油,本身就是为了维持油品中脂肪酸的比例平衡而出现的,它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油品,经过一定的技术配发调和而成的。这样的好处是脂肪酸的构成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性,营养成分也更丰富,还改善了食用油的风味,相比于单一的植物油,调和油的综合优势更明显。
而自榨油,它其实就是单一的植物油,原料可能是花生,也可能是芝麻、葵花籽等。单一的植物油,欧米伽-6脂肪酸(n-6)和欧米伽-3脂肪酸(n-3)含量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健康,因此从营养角度看,自榨油的营养单一,不能调整脂肪酸的摄入比例。
除了营养单一之外,自榨油大多是小作坊制作,油品的安全性就面临着两大风险。
第一大风险是原料是否合格。很多自榨油小作坊。由于成本和储存不当等原因,存在着原料发霉的问题,出现的黄曲霉素会间接进入食用油中,这就对人体健康构成了直接威胁。
第二大风险是榨油技术不合格。高温或者技术不达标,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会直接进入食用油中,这对于身体健康也有风险。
所以,自榨油的风险很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不能够亲自去检测到这种风险。而市场上的调和油,一方面有层层的质检把关,食品安全上可以相对放心,另一方面调和油的营养构成更加合理充分,相比单一的自榨植物油,对健康更有利。所以,正规市场上的调和油和小作坊里售卖的所谓纯正花生油,哪个更好,高下立判。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烹饪方式在用油上也有所区别。比如炸鸡翅或者煎包子,可以用大豆油或者玉米油,从口味的角度来说,玉米油清香扑鼻,用于煎炸最好。若是日常炒菜,花生油、葵花籽油口感上可能更好,不过在烹饪中要注意油温不要过高。如果是炖汤或者凉拌,芝麻油比较好,香味也更浓郁。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现在宣传中更健康的橄榄油,原则上脂肪含量跟其他油类也一样。在生活调节改善,饮食结构多样化的情况下,油量的摄入还是很关键。少吃油、吃安全健康的油,是需要持续保持的。
参考资料:
[1]《9款调和油对比: 金龙鱼、鲁花等均达不到“1:1:1”,龙大、长寿花等营养失衡》.消费者报道.2019.8.12
[2]《调和油到底好不好?》.山东药品监管局.2017.7.13
[3]《选油可有大讲究!教你如何正确选择食用调和油》.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2018.1.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