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三思的解释(三思而后行下一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思的解释,以及三思而后行下一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古人“三思而行”可以现代人不行 成功的机会在多想中越走越远

 

古人云“三思而行”。原意是指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好好想想,仔细的做分析和规划,不轻易的下决定和行动。

“思”是什么呢?“思”就是想,想的就是结果。什么是“三思”呢?简单的说就是:最好的结果、最坏的结果、不好不坏的结果。理由就是结果决定一切,现代人的话就是“结果导向”。

虽然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与现代人的情况差别很大,也可以说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代人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从古至今只要你成功就是人才,受人尊重,哪怕你是努力了千万次都没有成功,唯一值得说道的就只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了,其他都不值一提。

现代人解释“三思”是这样的:一思,能不能做?这是在做自我能力衡量,没有80%的把握,趁早别干。二思,值不值的做?有能力完成不代表一定要完成,权衡利弊值不值得做。三思,怎么才能做好?能力可以达到,值得一做,最后就是尽量让利益最大化,结果对自己最有利。

现代社会节奏快、效率高、竞争激烈,遇事想想是对的,但是不需要三思而行。一思,能不能做很快就有答案,能力相差甚远和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能力的就没必要二思和三思了。二思值不值的做其实就是衡量结果的是否对自己有利。没利,果断放弃。有利,马上行动。那三思呢?等你想到如何做好的时候,已经有人实际行动已经过半了。有句俗话说:等你想明白了,黄瓜菜也凉了!

这些话说起来感觉挺轻巧,实际做起来很难。看的清楚、判断准确、能力突出、执行力强、敢于冒险的人才能二思而成功,三思之后的人往往失去机会,要知道从来都不缺少有能力的人才,大部分人才缺少的就是一个机会和敢于冒险抢占机会的勇气。

淘宝三思而行固然代表着成熟、稳重,同时也预示着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闲的不闲着)

 

如何理解“三思而后行”?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要做事前诸葛亮

如何理解“三思而后行”?“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要做事前诸葛亮

“三思而后行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孔子在批评季文子,我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认为这是孔子在表扬季文子的聪明呢!由一个思字,可以洞悉中国文化的智慧。行成于思,方能知己知彼,这是“吉德林法则”与中国智慧的交汇所在。

一、传统观念的“三思”是文化现象,无关数字情

人们对知识、规律的把握是一个学思践悟的过程。人们发现“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说文解字·三部》说:“三,天地人之道也。”人们人们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及人类社会,常“以三为法”,来描述自然与社会。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把“三”称为最完美的数字,具有神性,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开始,中期和终了三个阶段。

 

 

 

 

 

 

 

 

 

 

 

 

 

于是自然、社会和生活中有了天地人之“三才”,日、月、星之“三光”,福、禄、寿之“三星”、松、竹、梅之“三友”,三句话暖人心,话说三分,入木三分等等之说。

我个人认为“三”字属文化现象,与事物发展规律及其辩证的认识方法论有关,凡事如果我们着眼全面看问题,就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面,于是就会有三思;如果我们着眼长远看问题,就有“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期,也会有三思。看问题全面了、辩证了、着眼大局了、长远了,就是深思熟虑、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否则就只能是一思半解。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举大事必慎其终始。没有谨慎的态度,智慧再多也无济于事。

二、孔子说“再思”,是对季文子的表扬,聪明的人用不着三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对这句话解释,关键是看后面一句,主要有以下几点解读:

①凡事都要再三思考而后行。

②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③考虑两次就够了。

④再多思考几次,这样才算可以。

在这里我认为孔子说“再思”,是对季文子的褒奖,而用不着去三思。我这样理解的理由有三点:

其一,季文子是聪明人,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也是孔子教育弟子学习的榜样,这是历史的、现实的焦点指向,孔子没有理由批评季文子;

其二,一句名言主要要看它是不是走心,是不是广泛流传,而现在流传的是“三思而后行”,而非“二思而后行”,若谁能把后一句当着名言,那就很“二”了。若孔子只是针对季文子,这前一句就没有普适性了,也流传不下来。所以孔子知人论世,褒讲季文子聪明,懂礼制,用不着过多考虑。

其三,如果孔子是在批评季文子过于谨慎,那么在他赞扬泰伯至德的话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就是对慎而无礼则葸的诠释。在孔子看来,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难道孔子是这样看季文子的吗?显然不是。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季文子这个人是不是聪明。史料显示,季文子,是鲁国正卿,廉吏楷模,为后世所敬仰。他在鲁国位高权重,久执国政,连佐三任君主,是鲁国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司马迁在书中称其“忠廉皆存”。季文子执掌国政期间,身体力行推行节俭之道,可谓是鲁国政场的一股清流。季文子的廉洁与节俭,恰好说明他心系黎民,忠于国家,侧面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一面。

 

 

 

 

 

 

 

 

 

 

 

 

 

季文子作为公元前五世纪以贤德节俭闻名的人物,早于孔子数十年,应当也在其中。又据《说苑·善说》记载:卫将军文子曾问子贡“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之事,子贡回答:“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侮,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

孔子以历代圣贤的事迹,教导并激励弟子,希望通过弟子们的努力,最终,能够成为像季文子一样品德高尚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政治抱负,而季文子作为鲁国重臣,位高权重,却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廉洁爱民,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主张不谋而合,自然会受到推崇。

三、对问题知己知彼才是关键,与深思熟虑有关《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其实,办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可见,吉德林法则就是知己知彼在做事上的西学版本。历史上凡成就大事的谋略,都源于对问题的全面深入了解,通过“吉德林法则”,做到事前诸葛亮。

 

 

 

 

 

 

 

 

 

 

 

 

 

“远交近攻”的计策,就是上上策的典型例子。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过商鞅的改革变法之后,实力最为强大。秦国的君王意在统一中国,称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准备挥兵攻打齐国的时候,谋士范雎向秦王献出一招“远交近攻”的计策,阻止秦国攻打齐国。

范雎对秦王说:“齐国势力强大,而且距离秦国较远。咱们攻打齐国的时候,势必要经过韩、魏两国。在行军途中,军队派少了的话,在经过两国消耗的情况下,面对齐国很难取胜。如果带的士兵多的话,即使打胜了也无法立即占有齐国的土地。不如我们先攻打韩、魏两个国家,再逐步推进。”秦昭襄王听后觉得范雎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采取了范雎的意见,并且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这为秦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在之后的四十余年里,秦始皇定下灭六国的计划,最后秦始皇先攻韩、魏,随即攻破赵、燕一统北方,之后攻破楚国,最后也将齐国攻破,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霸业。而“远交近攻”的战略在统一六国之中,有着巨大的贡献。体现了对秦国完成统一中国这一核心问题深思熟虑了解的结果。

思考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清晰而深入的思考,行动就很容易失去方向。

四、行成于思,行不变则思不歇如果说“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在行动前要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认清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那么思、再思,做到行成于思,就能牵住问题的牛鼻子了。

从对问题的把握程度看,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的人,一种是善于预见的人,是事前诸葛亮,因能预见,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或者顺应自然规律去运行,使整个事情发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种是善于应变的人,是事中诸葛亮,虽然事先没有料到,但事情发生了而能随机应变;一种是善于后悔的人,是事后诸葛亮,事前、事中都没有能力去弥补,错失良机,一错再错,最终一败涂地。

“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尽量做第一种人——事前诸葛亮。即要“三思而后行”,要知己知彼,这是上上策。但世事难料,我们又必须不得不学会做第二种人,即学会变通,边做边思,边思边做,学思践悟。

变通思维即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凡遇到困难就必须得改变自己原有的思路和行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只有灵活变通执行方能完成任务。

 

 

 

 

 

 

 

 

 

 

 

 

 

“以夷养兵,以夷制夷”的这段历史,就是变通思维的经典。在法国人勒内写的《草原帝国》一书中,西域是中西方文化文明交流的“丝绸之路”,也是草原部落野蛮民族与文明国家相互撕杀的战场。在西汉的张骞到来之前,这片土地的民族如流沙一般,东汉富有文韬武略的班超针对西域多民族的特点,提出了“以夷养兵,以夷制夷”的方针,联合其他少数民族,孤立打击不听东汉话的其他民族,从而稳固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

西汉之后,一直到唐朝,中原政权才又一次在西域站稳了脚跟,这漫长的时间段内,西域基本上成为草原野蛮民族的跑马场。唐,一个辉煌的朝代,不仅因为帝国独门武功和灿烂的文化,还因为其广阔的胸襟,包容的态度。

 

 

 

 

 

 

 

 

 

 

 

 

 

唐将班固提出的“以夷制夷”治疆策略发挥到极至。突厥等长期与中原政权作战的野蛮民族被归化后,很多人在唐朝政权担任了重要职务,有名的如安禄山、 哥舒翰、李克用等等,开放的民族政策,成就了唐朝的盛极一时,少数民族为唐开疆掠土,唐光在西域设立的地方政权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包括天山南北,现中亚很多国家历史上也在其管辖范围内,这当然少不了少数民族将领的功劳。

在唐中期,安史之乱中,李光弼等少数民族将领挺身而出,并联合回鹘军,才平定叛乱,拯救了唐朝。但也正是因为过于开放的民族政策,一旦掌握重兵的少数民族将领反叛,便成为唐朝衰落而最终灭亡的“掘墓人”,导致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便是由突厥后裔安渌山发动,唐朝末年,虽有李克用等沙陀族将领与反叛军以及起义农民军作战,并建立“后唐”,企图延续唐朝的命脉,但众因为势单力寡而失败。可以说,唐,兴也源于开放的民族政策,亡也由于开放的民族政策。但至少,他曾经因此辉煌了几百年,繁华了几百年。

唐之后,一直到元朝以及后来的清朝,这两个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朝代,保持了对西域的主导权。因为这两个政权本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其民族政策自然也是倾向于少数民族,“以夷制夷”的策略运用得自然纯熟。甚至到了鸦片战争,部分有识之士还拿“以夷制夷”来对付英法等殖民者。

学会变通,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思而后行,是要求我们认识问题要深思熟虑。吉德林法则是要求我们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样做了,就是事前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