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理财APP 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和染毒风险

  林先生是我市一家软件企业的白领,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使用一款记账APP,将平时开销的每一笔费用都记录在案。这个软件可以清楚地记录和分析每个月的各项花销,伴随个人财务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智能的广泛普及,理财类APP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不过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理财类APP能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但用户还是要谨防其带来的风险。

  理财APP正在流行

  像林先生这样青睐于记账软件的用户群体规模正在日益庞大。今年3月,一家专门做各类理财APP的企业称,其旗下记账、等多种个人理财APP产品的用户已经突破1亿人次。在“软件管家”中输入“理财”两个字,出来了600多款理财类APP,一款记账会计APP的下载量达到了近2000万次。

  除了记账APP外,浦发、兴业等多家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APP终端,据了解,各银行的银行APP功能都非常强大,基本上能满足客户资金划转、购基金、贵金属交易、外汇等一系列的个人理财需求。通常来说,银行的APP终端就是实现银行的功能,不过,也有的银行推出的理财APP功能有了一定的拓展,可以为客户提供售前预告、售后服务、传递金融知识和资讯服务。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兴趣订阅不同行业及市场的资讯内容。

  第三方理财APP暗藏数据泄露风险

  一家证券的资深分析师表示,目前银行APP终端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只能管理本行的银行卡业务,对其他银行的银行卡是的。因此,银行APP的缺陷给第三方APP的出现提供了发展空间,不过,第三方理财APP往往隐藏着各种风险。

  据了解,目前,第三方提供的理财APP多是免费的,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盈利模式不明确,APP运营者就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下去,甚至会造成部分运营者铤而走险高价用户个人理财信息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理财类APP最大的风险在运营者自身的云端上。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为了图方便,下载了一款理财APP,但却在使用过程中了信息泄露的麻烦。专家提醒用户在选择理财类APP时,要尽量选择技术力量雄厚的的产品,并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以防止重要信息泄露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金融理财类APP成病毒“偷袭”重灾区

  不久前,腾讯安全实验室发布了《2014年2月安全报告》,显示金融理财类、诈骗成为2014年2月用户举报垃圾的新灾区,大批金融理财类APP病毒感染的现象更是值得关注。在用户举报的诈骗和诈骗中,金融理财类诈骗迅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品牌网购化妆品类APP也病毒伪装与“山寨”。聚美优品、唯品会、淘宝特等都不幸中招。这些病毒借助热门化妆品网购APP女性群体下载,通过后台私自发送,屏蔽回馈信息,上传信息等手段,造成用户资费消耗与隐私泄露。

  对于越来越的病毒、诈骗,专家:用户应通过正规安全的渠道下载。用户若收到改签、网银支付等诈骗,应果断举报并安全软件拦截。

  ■贴心提醒:使用理财APP需注意

  1. 通过正规渠道下载银行APP,特别是用户,通过银行网站;

  2. 使用完毕后及时退出,不要继续在后台运行系统;

  5. 在交易过程中在个人身边,不要在交易过程中远离,如确有紧急事项,请结束当前交易并退出APP系统;

  6. 用户务必安装业界主流的安全软件,定期杀毒,不要下载不明来源的程序;

  8. 更换后请及时删除APP客户端,并通知银行更改码。如遇到被盗,请及时致电银行挂失银行卡。